民生调查·社会办医新探(下): 给医生配上经纪人怎么样
2021-02-21 15:00:41 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  记者李红梅  2015年11月11日08:19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  原标题:给医生配上经纪人怎么样(民生调查·社会办医新探(下))  核...
  记者李红梅

  2015年11月11日08:19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

  原标题:给医生配上经纪人怎么样(民生调查·社会办医新探(下))
 

  核心阅读

  医生集团,即医生的“经纪人”,正在国内逐渐兴起。尽管在准入门槛、经营范围、监管规范等方面仍存在法律空白,但专家表示,医生集团能触及到分级诊疗、医生就业待遇等问题,或将成为医改突破口,应该在包容中规范、引导。

  近年来,“互联网+”医疗概念方兴未艾,医生资源被“互联网+”重新赋予意义,被再次整合。目前,各地出现了线上线下的医生工作室、医生诊所,甚至拷贝自美国的“医生集团”合伙人模式。

  我国200多万执业医生大部分在公立医院内。在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尚未松动的今天,医生创立的医生集团能走多远?

  近日,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医生集团高层研讨会,发布了为期半年的调查报告。报告认为,迅速发展的医生集团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,但也存在定性、监管、规范等问题。专家呼吁,包容对待医生集团这一新生事物,而不是一味约束。

  30多个医生集团分为体制内、体制外、线上3种执业类型

  去年7月,跳出体制的医生张强成立了“张强医生集团”;今年3月,挂号网宣布成立“微医集团”,在线上引入专家组;4月,广东3名公立医院医生成立3个私人医生工作室;5月,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副教授、副主任医师孙宏涛参与发起的体制内医生集团“大家医联”,获得了投资机构千万级融资。

  跳出体制创业,在体制内创业,或是走到线上执业,医生执业形式在发生变化,医生的“经纪人”——医生集团,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。

 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苗艳青介绍,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国内共有30多个医生集团,包括3种执业类型:体制内执业的,有大家医联、中康医生集团、心血管医生集团、神经外科医生集团、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等;体制外执业的,有张强医生集团、万峰医生集团、中欧医生集团等;线上执业的,有微医集团。

  据大家医联创始人孙宏涛介绍,大家医联就是搭建一个平台,给大医院医生提供更多的执业机会,集团内签约医生不需要离开医院,只是通过出售时间、技术,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,尤其是基层患者。目前已有200名副主任以上医师签约合作,覆盖了诸多城市,并开始为村医提供服务。比如在邯郸,为六七十名村医提供远程医疗指导,提高技术水平,吸引更多患者,解决他们的看病难题。同时他们试图通过融资建立自己的医院。

  同样是体制内执业的,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不是独立法人,而是在安康君安体检中心内部设立的工作室,利用工作时间之外对高端病人提供门诊服务。至于体制外执业的张强医生集团,医生和医院之间则实行契约合伙制,为高端商业医疗保险患者或自费患者服务。

  准入门槛、经营范围、监管规范等,均存在法律空白

  调查显示,医生集团在盘活有限医疗资源、促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、加快薪酬制度改革、助力分级诊疗、推动社会办医、塑造医生品牌等方面,可能具有积极的影响。

  苗艳青说:“医生集团内的签约医生全部进入社会保障体系,医生医疗行为和社会价值完全捆绑在一起,探索医生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新渠道,促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。”医生集团也为医生创造了多劳的机会,合理增加了医生的阳光收入,同时利用“互联网+”技术输出的发展模式,或到下一级医疗机构执业的方式,助力分级诊疗,推动社会办医,探索多元化医疗服务新业态。

  然而,调研发现,如何定性、监管、规范医生集团,法律法规存在真空。国内医生集团多以公司形式注册成立,有些只是提出一个名字,并没有实质内容;医生集团虽然在工商部门进行了造册登记,但法律并没有对医生集团的性质、准入门槛、经营范围、如何监管和规范、能否上市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。此外,医生集团还面临如何与签约机构利益分成、集团内部医生收入如何分配、医疗责任险缺失、医生职称晋升等方面问题,亟须规范。

  在医生集团高度发展的美国,2014年只有7.2%的医生完全受雇于医院,其余都是自由执业。医生集团形式多样,大致有6种类型,相关的执业保险也十分多样。美国法律将医生集团定性为单一合法实体,并对其业务范围、运营机制、利润来源、利润分配进行界定。

  林锋医生工作室创始人林锋认为,相比美国来说,我国出现的医生集团还是婴儿,还需要关爱。“公立医院承担着基本医疗保障的任务,与国家财力相适应,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,一元化的生态不可能解决多元化的需求。医生进入社会,能带动多元化业态的形成,比如医生集团,体现部分社会价值。”林锋说。

  专家:可能成为医改突破口,应在包容中规范、引导

  大部分专家、学者认为,医生集团的出现是一种发展趋势,应该对其秉持包容性态度,前期应多观察、多鼓励,并在支持中规范和引导。

 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认为,医生集团是医生价值回归、和市场接轨的表现,促进了公立医院人事制度、支付制度、职称制度、监管制度等方面的改革,从趋势来看,应该保护医生集团的发展。

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认为,多年来,行业内“倒金字塔”现象以及医生问题一直是医改的瓶颈。最近出现的医生集团有可能是攻坚克难中的一丝希望,能触及到分级诊疗、医生就业待遇等一系列制度问题,很有可能成为医改的突破口,应予以支持、爱护,多做观察,不要太早出台约束性、限制性的措施。“对于公立医院来说,一般认为医生是附属的资源,应该看清楚医生集团,好好利用。”蔡江南说。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认为:“医改的深水区是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,医生集团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。”

  解放军总医院原院长朱士俊认为,医生集团虽然在发展初级阶段会出现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,但它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。作为医院管理者,应当正视医生集团在高效率地实现供需信息对接、促进医疗流程优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。政府需要在准入、人才、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引导、鼓励,使医生集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。

 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建议,尽快完善相应法律法规,规范其行为,引导其健康发展;尽快确定医生集团的注册性质、业务范围、收入来源以及跟医院合作的程序等;抓紧研究和制定医生责任险,为医生自由执业保驾护航,同时跟踪观察、加强调研、及时总结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医生经纪人有发展前景吗?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分享到: 收藏
评论排行
频道总排行